首页 
 组织机构 
 热点关注 
 新闻动态 
 思政工作 
 通知公告 
 校园文化 
 统战工作 
 普法宣传 
 安工大首页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93)

2009-10-15 10:21 xcb 

安徽工业大学

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

(第九十三期)

   

1、胡锦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前进

2、温家宝: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3、习近平:总结运用党的建设经验 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4、贾庆林:多党合作制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

5、周济谈中国60年教育改革发展:人民教育 奠基中国

6、“六个必须”总结60年来中共自身建设实践宝贵经验

7、新中国六十年光辉历程启示

 

党委宣传部

二○○九年九月

 

胡锦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9日上午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郑谦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张军扩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振兴中华,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夙愿。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自身发展新的历史纪元。几十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不懈探索和顽强奋斗,经历和战胜种种艰难曲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胡锦涛强调,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可以得出很多重要启示,感受最深的有四点。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和时代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继续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不断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三是要坚持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活力源泉,制度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更加健全、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四是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着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要始终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群众工作,加强法制教育,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胡锦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进一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上来。

(原载《人民日报》 2009910日)

 

 

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温家宝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克劳斯•施瓦布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对第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

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经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年初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许多人忧心忡忡。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同舟共济,积极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开始缓慢、曲折的复苏。人们看到了曙光。值此关键时刻,各国政要、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重振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衷心祝愿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1%,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有效控制财政和金融风险,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分别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和20%左右;银行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提高,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比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1.1%。

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自身国情,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结果。有人把一揽子计划简单说成是4万亿投资,这是一种误解。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以扩大内需为主、消费与投资拉动相结合的计划。新增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中,中央政府投资1.18万亿元,主要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我们大力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拉动转变。增加农民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对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给予财政补贴,对购买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拉动消费增长。前7个月,累计销售汽车731万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5%。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当前和长远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统一的计划。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下达的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52.4%,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投资占24.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2.9%。中央扩大投资的方向非常明确,主要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消除国民经济瓶颈制约,在积极拉动内需的同时,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制定实施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既着眼于解决当前困难,又致力于产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加强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抑制产能过剩,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大大增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统一、发展与改革相促进的计划。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公共领域,并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结构性减税约5500亿元,旨在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运用财政贴息、税收等手段,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兼并重组。调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重点推进的各项改革,都着眼于消除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既保增长、又惠民生的计划。我们将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工程倾斜。在全国10%的县市区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000万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各级政府新增投入8500亿元,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央财政还安排429亿元,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长29.4%。

总的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但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世界经济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扩大内需在短期内受到多方面制约,一些行业、企业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刺激政策的效应会递减,一些着眼长远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时间。因此,我们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我们将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也不例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政策的着力点不仅在于克服短期困难,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我们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特别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防止重复建设。我们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把发展服务业与调整需求结构结合起来,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

我们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继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战胜当前这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必须更加注重利用科学技术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要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农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我们要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城镇化作为战略重点,更加注重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既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回旋余地所在,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自我改造的伟大工程。要始终不渝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经济的持久发展开拓新的空间。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本目的是实现强国与富民的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抓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统筹层级和保障水平;全面发展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女士们、先生们:

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和转型,各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把胸怀放得更宽广一些,为推动世界的和谐与繁荣,我倡议:

一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每个国家、企业和个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经过3年努力,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下降9%和6.6%。我们还在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要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原则与规定,开展广泛对话和务实合作。充分考虑各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历史责任、人均排放等多种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高人均排放现实,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尽最大努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要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最终受害的是各国企业和人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全球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行动不能松懈,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警惕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隐性保护主义行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决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我们言必信,行必果。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际,组织多个投资贸易促进团,赴欧美各地采购商品和扩大投资合作。我们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反对保护主义的诺言,我们也期待各国的共同行动。

三要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减弱,短期内也很难消除。经济复苏的“绿芽”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悉心爱护。各国要增进共识,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实施符合本国国情和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一致性。要加快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和处置机制,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增强防范和应对潜在风险隐患的能力,促进金融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四要共同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原动力。国际社会要共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尊重各国国情、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推动建立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将继续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市场和文化氛围,让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和回报,促进各种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女士们、先生们!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呼吁要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应对危机最困难的时候,我呼吁要充满希望,希望会带来力量。在当前应对危机的关键时刻,我呼吁务必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终将散去,让我们共同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原载《人民日报》2009911日)

 

习近平:总结运用党的建设经验 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今天出席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富裕不懈奋斗的6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60年;是国家面貌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发生历史性变化的60年。中国共产党忠诚履行执政使命,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考验,领导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人类进步史上的辉煌篇章,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出席开学典礼。

习近平在讲话中围绕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谈了一些思考和认识。他指出,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开始向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向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我们党执政以后党的建设比没有执政时党的建设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情况也要复杂得多。这两大转变,都要求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乃至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上进行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60年来,我们党根据承担的历史任务的变化,在科学判断并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履行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历史使命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刻总结和运用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高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我们党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作出的巨大努力是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对加强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是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党的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绩也是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能够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指出,结合新中国成立60年我们党、我们国家走过的伟大历程,可以从党的建设实践中得到许多重要启示。第一,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尤其是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宗旨、方向和目的,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四,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不断增强党的蓬勃活力和团结统一。第五,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互促进,从整体上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主持开学典礼。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党校负责人以及2009年秋季学期全体学员、党校教职员工,共18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原载《人民日报》200992日)

 

贾庆林:多党合作制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

 

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座谈会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召开座谈会作重要批示。

  贾庆林在批示中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60年来,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始终服务国家中心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实践证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全面总结多党合作60年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认真探索,把握规律,不断完善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的政党关系,推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座谈会全面回顾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伴随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光辉历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把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稳步推向前进。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少数民族界代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才让,宗教界代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港澳台和海外侨胞代表、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等分别发言。他们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6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团结奋斗、勇往直前,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高度赞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大家表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在讲话中指出,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崭新的政党制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创造了崭新的政党关系,有力地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崭新的民主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创造了崭新的执政方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多党合作事业60年的兴旺发展昭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多党合作蓬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巩固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多党合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必须坚持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促进多党合作稳步有序发展;必须坚持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

座谈会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主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民族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界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统战系统单位负责同志约150人参加座谈会。

(原载《人民日报》2009915日)

 

 

 

周济谈中国60年教育改革发展:人民教育 奠基中国

 

  “新中国60年,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教育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辉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81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感慨地说。

一、现实成就:

  200891日,我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记者:一年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对这一成就您如何评价?您从2003年任教育部部长,至今已经6年多了,见证并亲历了这一历史过程,有着怎样的切身感受?

  周济: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它惠及我国1.6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众负担得到切实减轻。老百姓有一个顺口溜说得很生动:“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充分说明这一政策是真正的惠民之举。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认识一位乡村教师王月娥。2000年,我在湖北省委工作的时候,曾经去看望过她。她每天划着船把孩子们接到湖中小岛的学校里上课,然后把他们送回去,长期坚持。当时学校条件很差,但她还是坚持下来,把教育搞得很好,成为当地农民最喜欢的老师。她后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去年“两会”期间,我在人民大会堂碰到她。她说这几年他们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搬到岸上来了,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孩子们享受到了“两免一补”,当地百姓也很高兴,托她带了一副对联到“两会”上来:“如今孩子有福气,九载公读不收费;党的政策真是好,‘三农’免税还补钱。”

  我们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非凡。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用较少的经费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的确不容易;从另一个侧面看,也体现了工作上的成就。

二、历史成就:

  人民教育,奠基中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记者:刚才我们把时间点推到了一年之前。现在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到60年来看的话,这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周济: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教育、奠基中国,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描述:“两个跨越”,一个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另一个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又一次历史性跨越;“一个突破”,就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一个重大步伐”,是指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个确立”,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经过60年发展,可以说,我国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

成就一: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您认为如何理解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跨越?为实现这一跨越我们作了哪些努力?

  周济:我用一组数字来比较。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到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来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因为充满了文盲的国家是建设不了现代化的。20世纪80年代,中央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努力奋斗,到世纪之交,我们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再经过新世纪以来的继续奋斗,我们现在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都是领先的,意味着我们将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潜力。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在武汉市当市长的时候,做了很多招商引资工作,接触了很多外国企业家。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投资。他们说曾经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办厂,但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最高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勤劳、勇敢、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不是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而是数以亿计的整个一代人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整个民族素质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先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是推行“两免一补”,再到全免费义务教育,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财力。国家专门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建设了800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广大农村地区、边疆地区孩子的学习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到2008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进入到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新阶段。

  记者:说到农村教育,我想起在您的办公室里看到有很多农村学生的照片,这些照片有什么特别的来历?

  周济:你看到的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是“新时期的大眼睛”。她坐在电脑教室里,享受着现代远程教育。我到过很多农村学校,看到他们都支起了一口口“大锅”。通过这些“大锅”,农村学校就能够接收到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过去10年中,我们建立了覆盖40多万所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深山里面的孩子们感到特别高兴,他们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同在蓝天下,我们共同成长进步!”

  另外一张照片中的3个女孩,是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几个学生。大家知道那是很贫困的地方。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首先在西部农村实施“两免一补”。照片拍的情景就是这3个孩子第一次拿到了免费教科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还有一次我到甘肃一个裕固族自治县深山里的一所学校。在那里,孩子们健康成长,幸福成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老师非常敬业,教育设备也不错,特别是有了远程教育,孩子们的眼睛都闪耀着幸福的光芒,这跟我们多少年以前看到的情形大不一样,我非常感动。

成就二:实现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您讲的第二个跨越,是世纪之交10年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您看来,这个跨越的真正意义在哪儿?

  周济:我1965年进大学,是“文革”之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那年招生20万;1978年考上研究生,是“文革”之后的第一批新学生,当年招生27.3万;1998年时,我做大学校长,当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如今,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国高校招生已达600多万,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我经历了这样一个全过程,体会深刻,感慨万千。

  比如说,有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他们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比较发达。1998年的时候,他们的大学生人数是我们的两倍,但是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人数是他们的两倍。数量的变化,意味着我们每年可以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现在就能看到它的好处。几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的历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一个跨越,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意义极其重大。

  我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世纪之交实现这个目标的。这对我们下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为中国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如果没有人才保障,我想,什么创新型国家,什么现代化,都是一句空谈。现在的国力竞争非常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意提高质量。进入新世纪,我们始终强调高等教育要把握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现在高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创造出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我认识的许多国外教育部长和高校校长,他们都跟我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创造了世界奇迹。”

  记者: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高校工作,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在您看来,高校科技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周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科学转型,就必须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直接的贡献,除了培养大批人才以外,也作出了科技贡献、知识贡献。这两者也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的科技水平越高,我们培养人才的水平就越高。

  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5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93项,占全国总数的55.4%;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08项,占全国总数的55.7%;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41项,占全国总数的51.5%。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的比例全面超过了50%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近5年,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7项一等奖,高校获得5项,充分展示出高校科技工作的突出成绩和巨大潜力。

  同时,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国家重大决策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更加凸显,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成果聚集在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成就三: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

  记者: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猛,给普通百姓带来了什么?教育结构的变革对教育部门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周济: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一直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我们国家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仅有初中毕业生是不够的。刚才说到,我当时跟外商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劳动力素质普遍很高。他们后面还有一句话是说,如果这些学生都接受了职业教育,那你们的劳动力就更好了。

  中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表现在数量上,是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去年我们有1900多万初中毕业生,其中840万上了普通高中,810万上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规模和数量已经大体相当。这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调整。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人人都去走上普通高中、上大学这条路,所以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方针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初中毕业的孩子可以上普通高中,也可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只要你愿意,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是敞开的。

  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长点。

  这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每年有1000万左右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努力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特别缺数控工人。我是这个方面的专家,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产品,但是做不出来。我们需要的不是几百、几千、几万名数控工人,而是需要几十万名、几百万名。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具备每年培养数十万数控工人的能力。外国一些专家非常惊讶,他们由此知道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周济:对,这是根本性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实际上决定了我们发展的最基础的东西。职业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扩大了,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刚到教育部的时候,有一次到贵州的山区考察,看到大山上写的标语都是“读完初中,出外打工”。后来我们再去看,标语已经变了,是“读完初中读职中,打工致富样样通”,意思是说,你要想打好工,要想致富,就要去上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下一阶段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我们经常说,教育改变命运,这在职业教育上反映得特别明显。海南省前几年下功夫抓“普九”,但“普九”之后整个高中阶段覆盖率非常低。这时他们就下决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短短几年之内,他们的中职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普及率提高很快。有一次我到海南一所职业学校,有一个电算班都是女孩子,她们都来自山里的农村,我一进教室就看到她们朝气蓬勃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个都非常精神,非常自信,我非常感动。要是在几年之前,许多人读完初中回去,然后就务农、结婚、生子,而现在他们面前是一片锦绣的光辉大道。我了解到,有一个女孩子毕业之后当了领班,每个月都把大部分工资寄到家里,家里也脱贫致富了。可以看到,职业教育不仅在国家经济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成就四: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记者: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人会注意到,这些年来,国家教育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西部地区倾斜。现在社会上普遍在讲一个概念――教育公平。作为教育部长,您如何来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

  周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所以我们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这几年我们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我想,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三是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记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让更多困难群体享受良好的教育,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用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

  周济: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这些年来我们特别强调,加强农村教育、西部地区教育、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教育,都是想方设法使教育有更好的发展,通过发展来使困难群体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大公平。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我们把重中之重放到农村去,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在是西部,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面积非常大。西部有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甚至跨越了几百年的历程,我们一定要让那里的孩子们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我们对特殊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是老百姓很拥护的事情。

  记者:这些年我们出台了哪些惠民教育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济: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建立健全了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奖、助、贷、补、免”的资助政策体系。政策实行之后,国家财政和各个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每年大概是500个亿,资助的学生是2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2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

  这样一个政策,使我们能够达到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我们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郑重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在,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

  记者: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像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又是如何通过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的?

  周济: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当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大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这样或那样一些不和谐、不规范的行为。所以我们强调从严治教,用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比如说在招生当中,有一段时间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也深恶痛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后来实施了“阳光工程”,招生所有过程都要公开。“阳光工程”实行以来,招生工作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也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我们正在制订措施和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应该说在新中国建立时候,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希望给人民一个公平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现在中国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教育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成就五:实现了教育大国的崛起,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记者:刚才您也说到,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周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了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60年来,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个巨大变化,使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教育主动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记者:在中国教育几十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社会上许多人也在问,什么是素质教育?到底能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周济:素质教育是我们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创造出来的,是解决中国特殊问题的很好的教育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我理解,素质教育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共产主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方针;第二层意思就是,素质教育也可以理解为提高质量的教育。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应该看到,这60年来,素质教育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我们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就是证明。现在的孩子,是充满希望的新一代、是值得依赖的新一代。比如说德育,曾经有些人很忧虑,总觉得“80后”、“90后”这不行、那不行,我就跟他们说,我们不要像“九斤老太”,总是认为一代不如一代,“80后”、“90后”是非常好的一代,在去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看得非常清楚。最关键的时刻,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和爱国热情让老一代很感动,让全世界都瞩目。这是一次最好的考验。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德育,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跟党走,跟社会主义走。

  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现在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还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认真克服。从宏观上讲,是如何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实践来说,必须下决心解决义务教育择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严重的问题。比如说体育,有一段时间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这几年就提了一个口号:健康第一,就是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现在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人心,各个学校安排学生锻炼的时间比以前多多了,但还很不够,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我们还需要作更大得多的努力。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既是我们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是我们今后奋斗的重要方向。

三、历史经验:

  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弘扬的。

  记者:中国教育6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这个成绩是怎么取得的?

  周济:新中国教育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这60年的经验,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弘扬的。我想,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始终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三是始终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四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

  记者:60年来,党和国家坚持了什么样的教育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周济:60年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致力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订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教育方针的要义:“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到教育战线来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如何更好地理解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周济: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具有尊师重教、支持办学的优良传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我想这个口号有着深刻的内涵,还应该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取得如此成就是无法想象的。

  我举一组数据。2008年,全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为5587亿元,其中农村为3581亿元。和1994年相比,当时全国财政总收入为5218亿元,总支出为5792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我们去年一年用在义务教育的投入,和1994年全国财政收入差不多。我们是在1985年提出来“普九”的,在“普九”初期,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但老百姓都非常支持。走到哪个地方,都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不论在哪个地方,老百姓都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我们强化了政府举办教育的责任,然而,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丝毫不能动摇。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教育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您经常强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您怎样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这支教师队伍?

  周济:我们现在有15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60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立志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另一方面,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一心一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几十年来,教育战线先进人物层出不穷,人民教师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的教师平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心中装着的只有孩子。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最危急的生死关头,灾区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最伟大的师魂,涌现出一大批感天动地的英雄,老师们总是最后一个冲出教室,灾区英勇献身的教师普遍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手指教室门外,或是身下护着学生。一想起来,总是让我感动落泪、无比崇敬。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所以说,如果没有15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没有他们的奋斗,中国的教育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第25个教师节很快到了,我们要大力表彰人民教师,也请社会上都要特别尊重教师、关爱老师。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的受教育过程就跟中国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第一批留学生,您是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些经历让您对教育改革开放有着什么特别的体会?

  周济:教育发展始终伴随着深刻的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突破口就是教育,当时有两个重大措施,一个是恢复高考,一个是派出留学生。我就是受益者,从当学生、当老师、当校长,到当部长,我经历和见证了教育改革开放整个过程。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取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因为我们无论是基础还是投入,实际上都不具备条件。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都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的过程。

  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教育今天的辉煌成就;不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将无从谈起。多年来,教育战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突破教育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性障碍,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开放和国际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到2008年,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20余万人,其中已有30余万人学成回国。我国累计接收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学生120多万人次在高校等机构学习。同时,在海外建立的27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也成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广的重要基地。

  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在这些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想下一步要继续发展,实现更高目标,也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人民的期待、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记者:在采访您之前,我看了很多资料,注意到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周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刚才说了那么多成就,应该大力总结,同时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我们遇到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离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城乡、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薄弱;教育观念、体制、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素质教育推进难度较大;经费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从一个受教育者成长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一辈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在新疆工作的时候,我就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大家有时候开玩笑就说我“好为人师”。到教育部来之后,我到农村去了很多次,深深体会到办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很不容易。教育和别的工作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它是在教育人,培养人,本身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难度非常大。刘延东国务委员经常强调,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千军万马。这深刻地说明了办好教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对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现在确实是享受到了教育发展的成果。但是我们中国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在以前最困难时候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现在逐步小康之后,他们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这需要我们认真去理解、去体会。要办人民满意教育,就是要满足老百姓这种期待。

  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将会更多体现在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上面,这对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教育如果不提前实现现代化,我们的人才就准备不出来,我们的科技进步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时,温家宝总理提了三句话: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投入亟待增加,教育水平亟待提高。这三个亟待,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教育就不可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就会不满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于教育,我们要树立的目标就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奋斗。

  老百姓对教育有着很大的期待,同时对教育是非常理解的。大家给了我们很多鼓励,所以我们一方面感到压力很大,一方面也感到很振奋。特别是我们到农村去,到职业学校去,到工厂第一线去,看到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我总是很振奋。搞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看到下一代健康茁壮地成长。

  记者:现在我们正在规划下一步教育改革发展。如果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们当前的梦想,作为教育部长,您将怎样来描述这个梦想?

  周济:60年奋斗下来,我们做成的一件大事就是让孩子们能够有学上。我们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建设成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正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前进。

  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要把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加快发展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增强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紧迫感。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人民的期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来自《中国教育报》2009827日作者:余冠仕)

 

 

 

“六个必须”总结60年来中共自身建设实践宝贵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定于91518日在北京召开。9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六个必须”。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

这“六个必须”,高度凝练而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60年来在自身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启迪。狭义的党的建设,主要指的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广义的党的建设,还包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党的纲领的制定,包括党在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的确立等。“六个必须”既从广义的视角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宗旨和核心价值等,也对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狭义的党建内容作了阐述;既大气宏观又细致周密,相互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强调自身建设,并在不同的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的内涵。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开始向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向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世事沧桑,无论国内外风云怎样变幻,我们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流砥柱的核心力量,之所以从来没有动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并在60年执政的实践中坚持了“六个必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六个必须”凝聚的正是我们党在执政后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例如,第二条强调:必须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创新的成果。6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我们党只有扭住了发展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百姓安民心稳,才能不折腾。

执政党的建设比没有执政的党要难;在开放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也要难。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六个必须”的第四条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历了长期执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当前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有的地方和有的干部的问题比较严重,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近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暴露了个别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冷漠和执政能力的脆弱。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如果执政党的党员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甚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个党最终会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这一条启示既是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许多领导干部的警诫。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自从“进京赶考”以来,其前30年的执政基础就一直经受着严酷考验和锤炼。这些考验,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美国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叫嚣和在我国周边的战争挑衅,苏联霸权主义对我们的凌压,西方对华长达20余年的封锁;也有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失误,如“大跃进”、“反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失误。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大旗始终未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可动摇。何以然哉?因为我们党有统一的思想基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有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有经得起糖衣炮弹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能够保家卫国的人民军队,有自红军“三湾改编”后一直传承下来的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尽管勒紧腰带、也要“超英赶美”的英雄无惧的人民。有了这样的执政基础,再大的风浪我们也经受得住。

如果说前30年我们是在家大而业不大的环境下执政,那么今天,我们是在家大业也大的环境下执政。我们的人口总数由解放初的4亿到今天的13亿,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家当然更大了。我们经济总量,翻的倍数就更多了;我们的境外资产及利益,则更加是前30年所无法比拟的,业当然更大了。但在家大业大的环境中,执政者如何跳出“成于忧患、毁于安逸”历史循环怪圈,是一个需要时刻警醒的大命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直接反映到党员的构成上:有掌握大量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权力的领导干部,有拥资累亿甚至数十亿的民营企业家,有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共产党员来自如此多样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能否一致,如何一致?理想信念能否统一,如何统一?价值取向能否同一,如何同一?今天的糖衣炮弹,与改革开放前的糖衣炮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每年总有相当数量,甚至相当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和身家数千万、数亿的企业家党员,在这种战斗中打了败仗,这种局面如何才能扭转?在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及产业安全?如何保证国内及境外的资产安全?我们如何实行军队的现代化转型,拥有一支胜任当代保家卫国要求的英雄军队?

经验是财富,启示鉴后人。“六个必须”所体现的是我们党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保障。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过去60年的宝贵启示,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使党的执政基石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原载《?望新闻周刊》2009914 作者:慎海雄 杨桃源)

 

 

 

新中国六十年光辉历程启示

启示之一: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结论

 

再有不到一个月,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年。

这些日子,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向这不同寻常的60年致敬。媒体的专栏有纪念文章,学者的笔下有总结思考。亿万群众也以自己的感悟,回忆曾以不同年龄和身份参与的这段历史。

该怎样认识这60年?

人生总会有几个节点来标识生命的阶段和质量,国家也一样。

1840年,1949年,2009年。将新中国60年的历程,放在这样的历史坐标中,或许能更清晰地判断,我们从什么样的位置出发,又走到了什么样的地方。

这三个节点,涵盖了五千年中华由“天朝上国”变为“劣等民族”的迷茫和愤慨,凝聚了一个古老国度从“东亚病夫”到“少年中国”的奋进和努力,标注着社会主义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和巨变。它们串起了中国跌宕起伏的近现代史,呈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三个世纪,在大悲大喜、晦暗光明中,直观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种社会力量,能否在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遵循人民的意志,顺应历史的潮流,解决自己民族所面临的最紧迫、最根本的问题。自1840年起,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性任务: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两次“大考”中,被历史和人民推向了时代的潮头。

“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这是孙中山写下的悲怆文字。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救国救民路在何方?许多政治力量都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倾力表演,但最终都成为匆匆过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浴血奋战,驱散黑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历史和人民将我们党推上了执政位置。各民主党派当时向中国共产党发出的一份贺电,足以代表全国人民的心声:“四万万人挣脱数千年封建专制的枷锁,洗刷一百年帝国主义欺凌的耻辱,这是一件无比痛快的大事……假如中国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知道黑暗的日子何时才能终了。”

1949年为起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这个新纪元不仅把一个贫困交加、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还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从来没有预见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发展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没有想到中国会成为当前稳定全球经济的主要力量”。这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感喟。60年执政,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推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短暂的60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救亡图存,强国富民。把新中国这60年,放在百年中国现代化历程上,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我们就会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就会发现“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而所谓政治伦理,最重要的便是始终有决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有能力解决我们民族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也正因如此,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给中国共产党执政打一个高分”,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外国友人的评价。而对亿万中国人民来说,60年历史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

(原载《人民日报》200992 作者:何振华)

 

 

启示之二:鲜明的特色 独创的优势

 

这些年,世界瞩目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关注中国的政治发展模式。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民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模式”的这种影响力固然让人自豪,而它取得的进步更令人欣慰。经济与政治总是相互作用,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就很难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60年间,这种进步在人民群众的感受中更为真切。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的坚持和完善,到政府决策民主的稳步推进,都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而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实行监督,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显著变化。

  在今天的许多领域,投票制度、选举制度、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增多,制度化的渠道不断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参与热情也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是在这种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民主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得到实现。

  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法治成为中国人民的殷切向往和不懈追求。而在法治精神的弘扬中,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坚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为民深入实施,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形成。这充分表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全社会的共同实践中正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德国《新德意报》一篇文章这样说。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作为现代政治的核心理念,民主在各国民众的不同探索实践中变得十分丰富。有多少种民主实践,就有多少种民主形式。无论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主模式,还是西方的民主模式,包括“三权分立”、多党制等等,都只是民主的不同形式。

  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民主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其基本国情相适应,与国家发展阶段相适合。如果不适合,再好的模式照搬过来也会“水土不服”。许多国家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民主只能走自己的道路。那种脱离本国实际,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照搬别国模式,搞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不但实现不了发展民主的愿望,反而会给人民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灾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合乎中国国情,顺应人民意愿,切合时代潮流。作为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中国民主政治还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但中国人民深深懂得,只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汲取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始终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原载《人民日报》200994 作者:何振华)

 

 

启示之三:不变的军魂 光荣的传统

 

回顾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人们不会忘记人民解放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一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在80多年的顽强奋斗中,人民解放军培育形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始终高举党的旗帜,肩负人民的重托,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从而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信赖和赞誉。正因为有了党的绝对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才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共和国的坚强柱石。因而,军队坚决听从党的指挥,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党的军队”强调的是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人民的军队”表明的是人民解放军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在我们国家的地位作用,三者是高度统一、完全一致的,共同构成了人民解放军性质的完整表述。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解放军建设发展的最高政治原则,是人民解放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力量所在。

    “九八抗洪”,惊涛骇浪中,人民子弟兵顽强拼搏;汶川地震,山崩地裂中,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应对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的重大事件中,人民子弟兵浴血奋战……在攸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键时刻,我们党一声号令,人民军队一往无前。人民解放军建军80多年来,无论是战争年代冲锋陷阵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战场,还是和平时期无私奉献在大漠戈壁、海岛边关,人民解放军都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变,听党指挥的军魂永远不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尽管遇到了种种风浪考验,但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走向繁荣昌盛,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巍然屹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忠于祖国和人民的英雄军队。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军队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坚强可靠的安全保障。人民军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是我们宝贵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同样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政党政治模式,也没有所谓“普世”的军队发展模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是由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这是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给予我们的一大宝贵历史经验。

(原载《人民日报》200997 作者:何振华)

 

 

启示之四:提供精神动力 打牢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从中人们能深切感受到它对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巨大作用,也会切身体会到其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历史性进步。

  这种进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方面是这些年来新闻出版业“前所未有的创新”。从全面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到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在实践中形成“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方针,到以时代要求改进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从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创新表达方式,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变革。

  一方面是现阶段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今天,当人们翻阅报纸、打开电视、登录网络、步入书店,新闻、出版、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群众诉求和意见的表达渠道日益增多,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有了广阔的舆论空间。这既有物质进步的因素,更与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实践证明,我国的新闻出版制度,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凝聚起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60年来,新中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活力和创造力的焕发;社会大局之所以保持长期稳定,离不开人们所形成的改革发展共识;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考验,离不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树立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追求。这一切,如果没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提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没有一个全社会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氛围,根本无从谈起。

  看一种新闻出版制度有没有优越性,不仅仅是看它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重要的是看它能不能反映人民意志,是不是向人民负责。我国的新闻出版,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我们的大众传媒,是党和国家的媒体,也是人民的媒体,发挥着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新闻出版制度,是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政治制度紧密相连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本质上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新闻出版制度能够维护社会的公正,反映社会的真实,表达人民的心声。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既不能固守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现成模式,而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那种看不到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历史性进步,否定我国新闻出版制度显著成效的言论,不是无视基本事实,就是出于某种偏见。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坚持新闻出版事业的正确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气,用思想文化的力量,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信念,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原载《人民日报》2009914 作者:何振华)

 

 

 

启示之五:艰辛的探索 辉煌的成就

 

新中国60年取得的成就,可以放在两个坐标中来认识,一是“世界”的横坐标,一是“历史”的纵坐标。

   今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片肃杀中,中国经济保持了7.1%的增速。“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史无前例,”一位美国学者说,“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改变了世界。”的确,从“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到规模空前的上海世博会,从二十国集团的主要成员到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谁能想到,60年前,这还是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国度。新中国的60年,“天翻地覆慨而慷”,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地,把这60年放入国际的视野、历史的景深中,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会承认,“辉煌”一词,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来自坚持不懈的艰辛探索。数千年封建专制的枷锁,一百年帝国主义欺凌的耻辱,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经济民生的落后凋敝……面对这样的国情,开启现代化航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困难世所罕见。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西方记者武断地这样下结论:“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乱,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还是共产党人。”

  如何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如何在一穷二白的“白纸”上绘就现代化的宏图?如何推进“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没有成功先例,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我们常用“摸着石头过河”,比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因为河上没有桥,只能一步一步趟过去。

  既然是摸索,就会有成功和成就,也难免失败和失误。60年中,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地纠正错误,郑重地总结教训,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60年的艰辛奋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看,新中国60年风雨兼程所铸就的辉煌,不仅反映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成就”,更体现为凝聚着亿万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精神结晶”――我们用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条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它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强国富民的现代化梦想,演化为现实的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让一个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古老国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是新中国60年最伟大的成就。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以一个时段的失误,去否定60年的发展,或渲染探索中的错误,无疑是割裂历史、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没有看到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主流。这样的观点,既无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把握已经过去的60年,从而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也无益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机遇中凝聚共识,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是一段上下探索、自我革新的历史。既看到成就的辉煌,也看到探索的艰辛,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加激发13亿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决心,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开拓新的未来,创造新的辉煌。

(原载《人民日报》2009916 作者:何振华)

 

 

 

 

上一条: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94) 下一条: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92)

关闭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