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热点关注 
 新闻动态 
 思政工作 
 通知公告 
 校园文化 
 统战工作 
 普法宣传 
 安工大首页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91)

2009-10-14 10:01 xcb 

安徽工业大学

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

(第九十一期)

   

 

1、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3、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

4、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切实促进高校再发展

5、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创新

6、科学发展观这样升华

 

党委宣传部

二○○九年五月

 

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09年5月2日)

胡锦涛

老师们,同学们: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很高兴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来到充满活力的青年朋友中间。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向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刚才,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听了以后很受启发。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代表谈了自己的实践体会,即将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代表谈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你们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令人十分感动。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丰碑。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和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感召下,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革命青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勇挑重担、艰苦创业,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当代青年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2008年,面对筹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向祖国和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历史都充分表明,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祖国为有这样的青年而骄傲,党和人民为有这样的青年而自豪!

    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演变十分深刻复杂。从国内看,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我国总体上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受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中央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并实施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初步见到了成效。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逆境奋起,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现在,实现这一宏伟理想的光明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在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征程上,青年学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面,我给农大同学和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这是非常可贵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步伐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呼唤大批高素质人才。因此,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同学们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注重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仅要认真学习知识技能,而且要注意掌握科学方法。只要大家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就一定能奠定人生进步的根基,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五四运动昭示的青年运动正确方向,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当代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仍然必须坚持这个正确方向、这条正确道路。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不少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工作,作出了显著成绩,加快了成长成才步伐。希望更多同学以他们为榜样,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第四,希望同学们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既尊重个性、承认物质利益,更倡导互助友爱、崇尚奉献精神。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设计,过于追求个人利益,他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希望同学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多做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好事,真正尽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形成文明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贡献一份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和青年学生高度重视、充分信任、热情关怀、严格要求,更好地发挥青年和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做好青年和青年学生工作,加强教育引导,主动提供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帮助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各界都要关心爱护青年和青年学生,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在我国农业教育、科研以及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同志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年朋友们、同学们,伟大的事业召唤着你们,光荣的使命激励着你们。党和人民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伟大五四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原载《人民日报》 200953日)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513日)

习近平

 

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今天开学了。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对全体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同志们是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时候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去年512日发生的那场空前惨烈、震惊世界的灾难,使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奋力开展抗震救灾斗争,大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昨天,胡锦涛同志出席了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年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提出了明确要求。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伟大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战斗力、久经考验、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去年这个时候,也是这个场合,我作了一次讲话,主要讲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我们讲认认真真学习,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读书。今天,我想接着这个话题,专门谈一谈领导干部读书问题。我讲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围绕这三个观点,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和同志们交流。

一、领导干部要爱读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列宁在1920年向共青团提出了学习的任务,指出:“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读书学习和知识素养对于成长为真正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还要看到,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周恩来同志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讲,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把读书学习与加强世界观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要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领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读书学习。特别要看到,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按照党的十七大部署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也是这样。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看中高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勤于读书,必然会激发干部、党员和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职责、而且要从社会责任和示范需要来看待读书问题,既做读书的自觉实践者,又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对待、来倡导、来坚持,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对推动全党的学习建设,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和新的任务,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扎实的作风突出抓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培训,带动全党的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十六大以来的六年半时间里,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并形成制度,已总共学习56次,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比较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勤于读书的习惯。同时必须看到,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领导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顾得上读书;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书读多了反而适应不了社会,照书上的道理做会吃亏。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会吃亏”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总起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现在,新书生产量很大,我国每年出版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目,可谓浩如烟海。在大量书籍中,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下列三个方面的书。

  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主张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干部应当着重研究,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他曾经提出,从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今天,我们仍然应当这样提出和认识问题,并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党员干部指定了学习书目,要求大家系统深入地进行学习,目的是为了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导干部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在不同时期反复强调认真研读原著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原著,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从根本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其基本理论与创新理论的相互关系,做到在继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陈云同志曾指出:“学习理论,最要紧,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现在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受过专业训练,不缺乏专门知识,但其中的很多人不懂哲学,不善于辩证思考,很需要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建议大家在学习原著的时候,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有人测算,在人的知识库中,经常有用的知识只占其知识总量的30%左右。因此,领导干部加强现代知识的扩充和更新,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总体而言,领导干部应当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的成长进步是与岗位调整相结合的,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往往要经过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锻炼。因此,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动态的发展过程。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领导干部不管学什么专业,无论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把提高科学素养作为读书学习的重要目标,通过读书学习进一步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使自己不断增加对本职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一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特别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和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对民族、宗教问题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准一些。领导活动本身也具有专业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领导原则,掌握和运用相关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现在,一些年轻干部文化水平很高,但领导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尤其是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不够强,要注意加强现代社会管理、危机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使自己的领导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三、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看,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关于善读书,我有三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领导干部阅历丰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当然,思考的基础是阅读。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有的对学习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深入,欠思考,忙碌于会议、活动、应酬。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第二,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凡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今天,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领导干部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领导干部加强知识的运用,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很重要。一是要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媒介就是实践。领导干部勇于实践,就要敢于面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探索新的实践领域,努力使自己主导的实践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成为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实践,成为有科学根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实践。同时,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怎样、应该如何引导使之趋利避害,从总结和探索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二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着力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善于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增加工作实效。尤其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一些人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等考验而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放松了读书学习,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在推进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读书学习,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问题,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中央党校是我们党最高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倡导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教学培训计划同推动学员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系统推荐好书、及时推荐新书、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为学员读书学习提供丰盛的“知识大餐”、“知识套餐”,发挥好帮助学员获取书本知识的“大讲台”作用。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员管理,让学员在党校期间感受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接受高层次的知识传播,发挥好促进学员学习成长的“充电器”作用。要通过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鼓励教职员工勤奋读书,要求全体学员认真读书,带动党员干部热爱读书,发挥好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火车头”作用。

同志们在紧张的工作中专门集中一段时间到中央党校参加学习,是多读书、读好书的难得机会。希望大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遵守纪律、抓紧时间,科学安排读书学习计划,提高读书学习效果,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最后,祝全体学员在校期间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原载《学习时报》 2009518日)

 

 

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这个总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这个总要求中,党员干部受教育是基础,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核心,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目的,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深刻阐明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核心任务和最终目的。只有始终坚持和牢牢把握这个总要求,才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取得显著效果。

  党员干部受教育是基础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面临新的形势和重大任务,都要在全党集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宝贵经验之一。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要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基础是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为顺利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受教育,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特别是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和重大决策部署,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的理念。

  进一步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自然规律、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运用自然规律,避免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再如,在政绩观上,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需求。

  进一步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目的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不断蔓延和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在这种形势下,党员干部更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应通过回顾总结和学习领会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而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制定和实施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刻理解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从而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信心。

  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核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突出实践特色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核心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实践中把科学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善于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基础不一样、条件不相同,有的甚至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形式必然会各不相同,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善于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正确发展思路。不实现这种转化,科学发展观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实现这种转化,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认真学习思考、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认真学习思考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正确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在此基础上,形成特色鲜明、目标明确的实践载体,形成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能不能取得实效,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能不能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总体上看,当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长期积累的,也有近来出现的,如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问题等。如果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很难使科学发展上水平。因此,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而应勇于直面、努力找准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此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

  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实现长期科学发展的可靠保证。党员干部应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把理论学习、深入调研、思想讨论、分析检查等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转化、提升,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目的

  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终目的。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应时刻牢记这一最终目的,努力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需求。当前,有的党员干部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发展理念,还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等观念和做法。因此,党员干部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和理解,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多个方面,既有当前利益,又有长远利益;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具体利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尤其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应千方百计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应当看到,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的作风不深入、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这些突出问题,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大局,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原载《人民日报》 2009522 作者:陈光林)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切实促进高校再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场我党以新的科学治国理论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全民教育活动。系统深入的学习科学发展观能有效的敦促各行业的人民群众以科学、发展为标准,立足我国国情,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反省,敢于面对,并最终推进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业再现宏图。

自觉的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高校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发展观中蕴含了科学、客观的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和体系,这些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我们站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帮助我们发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挖掘,刨根问底,并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再发展。

这里我们也不妨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契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机制和高校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宏观地讲,我国近年来高校的发展状况足以表明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科学性、正确性。一方面现行的高等教育机制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现行的高等教育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高校师资投入科学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但是,入微处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机制和高校发展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高级研发管理人员匮乏问题的并存;高等教育投入经费的逐年加大和高等教育产出效益的不对等;学术权力的独立性要求和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倾向的不协调;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脱节;高校科研成果量的膨胀和科研创新成果的萎缩并存,此外高校发展中还存在有学术功利、学术造假等问题。

下面我们围绕高校的发展谈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高校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纲领对不同的行业、专业、不同的机构、团体有不同的要求。在我们看来,高校的发展重在发展高校的创新文化。具体讲,高校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即兼顾高校的育才、科学和服务功能的和谐发展)我们还必须重点突出高校的创新文化发展。

纵观中西方国家高校的发展历程,高校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简单概括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其中,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两项功能都是高校文化功能的延伸和具体表现。实现高校的文化功能又区分有继承、保存、批判、选择、传承、创新等形态,其中,继承、保存是高校文化功能的初级形态,在保存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选择是实现传承文化的必经途径,而批判、选择的操作标准和最终目的是创新文化,因此说,实现高校文化功能的核心在于创新文化。从高校培养人才的功能上看,任何国家都必然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掌握最新知识的建设者,从这个视角看,高校也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文化才能保障其育才功能。综上所述,高校的发展重在发展创新文化。

高校文化功能的内容包括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及其相互间的协调、互促发展、相互转换、互动变革、和实现创新的原动力。在建设自主创新型的国家中,高校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借鉴比较其他的文化形态,自主地研发,才能够创造、建设和谐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确保高校完成其文化创新功能,首先应该坚持高校自治。高校自身的文化功能决定了它是一个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机构,保障它的“独立性”和“学术自由”、“学术权威”是完成其职责的前提。其次,建立充分民主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是完成其文化功能的制度保障。建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应该兼顾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高校行政管理和“学术民主”的关系。高校的文化功能决定了其特有的“民主内容”和“集中形式”。简言之,高校的民主是一种追求知识、真理的自由,高校的集中只能借助于“学术权威”来实现。因此,高校的管理规则必须建立在尊崇学术权威、倡导学术民主的前提下。因此说,高校的管理制度建立在尊崇“学术民主”的制度体系。

第二,正确处理高校的管理和服务的关系。高校实现其文化功能的秩序要求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它倡导诚信、个性、活力和真理面前的平等,排斥忽略个性的统一标准,否定整齐划一的制度规则。因此,高校的管理是一种以服务为主的管理,激发创造性是它的工作核心。综上述,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为主要目标,以服务于文化创新的制度体系。

再次,建立国家统一有序的激励机制是保障高校发展创新文化的关键。建立国家统一的激励机制应注意,第一,关注激励机制的持续性、长期性,克服功利化倾向;第二,建立独立的社会评价机构,实现评价和奖励的脱钩;第三,建立严格的学术违规、学术造假、学术舞弊惩治制度。

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纲领要求高校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和谐高校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和谐,即高校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和谐。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教师是高校的主导,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来培养学生;学生是体现高校文化功能的承载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管理人员介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起桥梁作用,把学生和其他社会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促进教学。实现高校内部人的和谐要求管理人员应该以完成教学和科研为目标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第二,教与学的和谐,即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其中因该考虑的因素有:基础教育不能以市场为主导,必须强调国家的宏观教育规划;可以有条件的引进市场评价因素来促进教学活动,如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第三,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和谐。联系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主线是教育,因此,有助于完成教育功能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主导思想。

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纲领突出强调了高校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首先,高校教师作为实现文化功能的具体践行者决定了其主导性地位。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的发展、创新,而文化的创新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因此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其次,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者决定了其主导性地位。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全方位的影响过程,教师自身状况是影响教育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综合上述,在建设和谐高校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

统筹兼顾实现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观”要求,我国的高校发展应当实现全面发展,即以发展创新文化为中心,全面推进高校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以最新的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使其自愿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创造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自觉地把创新文化成果运用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思想动力和先进的道德文化及正确的价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观”要求必须实现高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一方面,允许高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文化另一方面,高校也必须把发展的创新文化反馈于社会,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高校必须多样的文化形态中按照国家发展需求进行批评、选择,最终让先进的主流的创新文化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论”要求实现高校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制定统一规划,兼顾资源共享、利益的公平分配,既要顾及发达地区高校发展,也要兼顾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既要顾及国家现行政策支持的专业、方向的发展,也要兼顾高等教育中基础理论的研究发展;既要顾及理工科的发展,也要兼顾人文科学的发展;既要顾及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也要兼顾新型学科的发展;既要顾及国家直属高校的发展,也要兼顾地方院校的发展;既要顾及公立高校的发展,也要兼顾民办高校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高校发展也必须关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确保高等教育发展中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发展,并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摒弃由行政机关制定的评价、评估体系,克服高校发展中的“功利化”倾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9417 作者:李印)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构想,感到科学发展观在四个方面的理念创新,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新贡献,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了新境界。

  执政理念的创新

  执政理念,是一个执政党在全面认识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执政主旨、执政方式、执政使命、执政方略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指导原则。它集中回答的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党的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确定了执政的大政方针,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法理基础,指导我们党完全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开始了执政理念的创新。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兴国,增强执政意识,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等,已成为重要指导原则并贯彻在党的执政活动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着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党的执政实践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刻反映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最具统摄性的执政理念。

  200212月到2004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的两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学习,提高执政兴国本领。”“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由此而来,党的执政理念创新在不断展开和深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就鲜明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战略部署。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新世纪的执政使命和执政方略。

  科学发展观关于执政理念的创新,全面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执政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集中地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们党执政理论和执政实践的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发展理念的创新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汲取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发展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可以看到,发展理念更加深刻和系统,更加现代和清新。

  ――在发展的理论链条上,科学发展是统领,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标尺,全面协调发展是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支撑。

  ――在发展的实践要求上,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是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

  ――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发展,是重视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是既造福当代又造福后代的发展。

  ――在发展的重大关系上,体现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执政资源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拓展的。新的世纪,能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考验。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理念的创新,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反映了对当代发展问题的独创性贡献,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更为璀璨的明珠。

  文明理念的创新

  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两手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这些都使文明理念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把文明理念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在文明建设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体系。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既有许多陶醉于对自然界胜利的喜悦,又有很多自然界对人类无情报复的痛苦。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艰巨。建设生态文明是紧迫任务,更是刚性目标。可以说,这个文明建设是其他三个文明建设的支撑,三个文明建设又是这个文明建设的保证。它们相辅相成、相长相生,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保有量、生态环境承载量的制约越来越大,建设生态文明是别无选择,也是最好选择。为此,党中央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和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些都必须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关于文明理念的创新,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借鉴了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建设的理论增添了更为绚丽的奇葩。

  和平理念的创新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论断。他还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这些科学论断都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国际和外交战略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生态文明,逻辑地要求和平发展、和睦相处、和谐世界。20054月,胡锦涛主席在印尼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同年9月,他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并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是一个反映时代潮流、凝结时代精神的伟大构想。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坚持并庄重承诺: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决不会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武力扩张掠夺别国资源来实现现代化。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既利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争取互利共赢的结果。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主张并努力践行: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特别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坚持包容精神,加强对话交流,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科学发展观关于和平理念的创新,升华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睦、崇尚和谐的历史价值,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人类的光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世界人民向往永久和平增添了更为美好的华章。

(原载《人民日报》2009424 作者:陈俊宏)

 

 

科学发展观这样升华

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张宁 张贺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在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七大系统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并将其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逐步产生的。

新的历史起点的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大召开时,中国已经实现了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这个起点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把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完成这样艰巨重大的任务,要求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许多过去不具备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体制机制基础。同时,也面临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大量依靠进口;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平衡,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收费、医疗卫生、居民住房、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等等。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产业分工和生产要素转移浪潮中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主导制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方面和经济科技发展方面长期占有的优势地位,也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重组中实际上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资源能源的净输出国和环境污染的净输入国。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加以改变,我国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不仅难以承受,而且有可能落入所谓的“分工陷阱”,成为国际资本的经济附庸。

总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大量矛盾和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和有效解决,不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无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也难以为继。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国际上通常所说的工业化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准确认识和切实解决我国在发展关键时期面对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在这一时期我们党进行理论探索、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目的。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是我国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对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历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全面精辟的科学概括,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这一重要认识来之不易,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认识过程。

对基本国情的深刻科学认识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间,胡锦涛同志至少先后4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为基础,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对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对此作出比较系统的阐述是在20045月他到江苏考察工作时。这时还没有形成“阶段性特征”的概念,他主要围绕对“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一论断,从八个方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作了分析。基于这种分析,他指出:“总之,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

第二次系统阐述是2004919日他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

这两次分析都是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前一次是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不久,后一次是在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之时。虽然这两次表述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对我国经济工作中一再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深层次原因的认识却不断深化。胡锦涛同志指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两个多月后,他进一步把这种认识概括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体制机制这四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胡锦涛同志第三次对此作出集中阐述是在2005219日。这时,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使用了一个新的表述,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这些新趋势新特点仍然概括为八个方面,但与前两次概括不同,增加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其他方面也根据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作了表述上的调整。他强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力气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次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2005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建议。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出了“四个准确认识”的要求,即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

他在这里明确使用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的概念,并从10个方面对这些阶段性特征作了概括和分析,在继承此前认识成果的基础上,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具体体现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突出特点是,采用了“两点论”的表述方式,既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明确指出当前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人们对国情的认识更加全面准确;与“十一五规划建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相联系,突出强调了“三农”和科技两个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样一些认识,为党的十七大对阶段性特征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作了充分准备。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阶段性特征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这种认识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不断升华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概括的形成,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长期过程。

2003年上半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声势浩大的抗击非典斗争,抗击非典斗争的实践直接催生了科学发展观。

在抗击非典最紧张之时,胡锦涛同志亲赴疫情严重的广东地区考察工作。415日,他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十六大以后,探索这种新思路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全面的发展观”是这一探索中迸发出的第一朵思想火花,它表明党中央此时对发展新思路的探索已超越具体问题的局限,开始围绕对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从宏观层面展开探索。

728,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全面总结了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以及从中获得的深层次理论认识。他在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表述,并着重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概念与增长概念的异同。

他明确指出:“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这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破题之论,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呼之欲出。

应当说,我们党历来讲发展都有着丰富的内涵,绝不仅限于“经济增长”,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容易有意无意之间模糊二者的界限,在推动经济增长时又往往更注重数量、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新的发展理念要脱颖而出首先要讲清楚这一点,这对于我们回答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至关重要。

8月底,理论探索的阶段性成果第一次有了鲜明的标志,这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期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概念。尽管此时的表述尚不完整,其内涵也还有待进一步展开,但一个新概念的形成至少表明,大量思想素材经过酝酿、综合、提炼的思维加工,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

这一进程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产生了重要成果。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里,最重要的进展是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使科学发展的理念得到极大充实和提升,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作为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这就将新的发展思路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在对发展问题的探索中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使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具有了更鲜明的人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至此,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框架的核心概念,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等都已完整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在科学发展观形成时期,胡锦涛同志20043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重要文献。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他明确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指出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总结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在牢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因而是对发展问题形成的新认识。其二,他对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分别作出了科学界定和阐发,这就使科学发展观具有了更加完备的理论形态。应当说,这些概念在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提出或不同程度地阐发过,现在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内把它们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并注入新的要素,就使这些原有的认识工具获得了新的认识功能和指导实践功能。

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在这年5月到江苏考察工作时向全党发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的号召,要求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他认为,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二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的普遍提高。

62,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他同时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只有全体人民和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这些论述渗透出一种强烈的实践精神。这告诉人们,从十六大后开始的理论创新并未就此止步,新理论的科学性还要在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付诸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过程中经受检验,进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炼

科学发展观提出不久,便遇到一个重要考验,即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4年初,我国经济运行中显露出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中央及时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

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类似问题,实质上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增长方式问题。搞好总量调控,必须与解决这些问题结合起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根本目的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加快发展的重点转向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因此,这次宏观调控的过程实际上成为把科学发展观运用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胡锦涛同志非常重视这一实践对于理论发展的检验和推动作用,此后三年间,每次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他都结合总结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阐发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这年年底,由于措施及时有力,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123日,胡锦涛同志在作总结时强调指出:“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党同志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他讲了四个方面内容。其一,“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反映出经济工作的不少方面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其二和其三涉及的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胡锦涛同志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注意克服市场本身的缺陷。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时,要“善于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应对经济波动的预见性和针对性”,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动。

其四,宏观调控的实践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多年来我国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消耗资源和增加污染的较大代价,这在某些方面已经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必须改变粗放型增长的路子,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胡锦涛同志非常珍视这些在实践中得到深化的认识成果,认为“从长远来看,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取得的收获更为珍贵,影响也更深远”。

2005312,胡锦涛同志依据上述认识进一步作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断。他明确指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这些认识表明,我们党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日益清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内涵也同步得到丰富深化。

20051129,胡锦涛同志又一次总结了从实践中得到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他把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视为内在联系的统一过程,指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又快又好发展,重要原则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主要方式是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重要着力点是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重要保障是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六条经验和启示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与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才得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得更富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胡锦涛同志深有感触地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这是一个生动和丰富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汲取的养分不仅来自于当前的生动实践,也来自中国悠久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20064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他在围绕“民本”、“自强”、“和谐”、“和睦”等传统文化范畴阐发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文化之根的同时,也为科学发展观本身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例如,他指出: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要“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又如,他在重申“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还意味着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06125,离十七大召开不到一年时,胡锦涛同志再一次对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和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必须”: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个必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点,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揭示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深刻内涵,对 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显著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在阐述“六个必须”的观点后又指出:“以上这些体会和认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番话言简意赅,既可以作为对此前全部认识过程的精辟总结,同时也是对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种新的理论认识产生后,自觉地把她付诸实践经受检验,在实践中使之丰富发展,党的总书记持之以恒地关注这一进程并多次亲自进行及时总结,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样做不仅是认识发展规律的要求,也反映了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慎重的科学态度。

全面体现在“十一五”规划中

在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另一个强大动力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实践。

“十一五规划建议”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仅就其中两个方面作些简略分析。

第一方面主要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认识的深化和丰富。

其一,“规划建议”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都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与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的表述相比虽然还不够完善,但这一重要论断的形成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层次和指导作用的认识又有了进步,科学发展观作为对发展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方法,她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与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相比,更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同时,作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理论,在用于指导实践时就要求人们更加自觉地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其二,“规划建议”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都强调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的六个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明确指出:“这‘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在总结宏观调控经验基础上,在指导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过程中,科学发展观正在从一种理论认识转化为指导科学发展的明确思路。

其三,胡锦涛同志20051011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

这是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推动理论创新过程中一以贯之始终坚持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这里再一次明确清晰地加以阐述,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紧密联系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应当说,这一阶段包括但并不限于这几点的理论进展,为十七大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更为深刻精辟的科学阐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方面主要是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早在20045月,胡锦涛同志就要求“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大步骤。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它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确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关于城乡发展中的“两个趋向”的著名论断,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全面部署。2006214日,胡锦涛同志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思路、背景、目标、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鲜明时代特征。

十六届五中全会同时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思路,要求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20051011日,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时更加明确地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200619,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系统阐发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们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其意义不仅限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工作。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大量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一个是发展的协调性不够。抓住城乡发展差距实际上就抓住了发展协调性不够的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就抓住了增强发展协调性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们面对的另一个突出矛盾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关键环节,实际上就找到了破解发展与资源环境难题的正确途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获得重要启示,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经受检验,在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原载《?望新周刊》 2009520日)

 

 

上一条: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92) 下一条: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90)

关闭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