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一页信纸的羁绊,到一场心灵的对话,再到一声绵长的回响,一只“小信鸽”穿越1600千米飞了整整11年;爱心织密的不仅是围脖,更是有爱的“我们”;围脖温暖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心灵共鸣的不仅是情感,更是行动,一条链接川皖的爱心围脖接力传承了一年又一年;用勤奋与汗水换来的“奖学金”,没有用来奖励努力的自己,没有用来奔赴一趟期待已久的旅行,而是相约变成“助学金”帮助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孩子……连日来,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该校青年志愿者们携手奉献爱心、传递温暖,犹如一股暖流温暖寒冬。
“把这个奖学金捐赠出来,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希望能帮助到远在乐至县的学弟学妹们。”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16名大学生捐出3874元奖学金,设置“杰励”助学金,对口帮扶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的孩子们。
本报合肥1月6日电 记者常河日前从安徽工业大学获悉,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通过该方法构筑的近邻单原子铁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超越贵金属铂的性能。1月3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新华社客户端合肥1月7日电(记者戴威)记者从安徽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刘明凯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洪良副教授合作,研究出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通过该方法构筑的近邻单原子铁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超越贵金属铂的性能。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科技日报北京1月5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5日获悉,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开发出新型高效催化剂——双原子铁催化剂。该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优异,性能超越贵金属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