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之二
2006-06-05
“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调查反映出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信令我们倍感兴奋与欣慰。”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
2006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广大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与国家民族荣誉、利益和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学生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60%)、“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全面部署”(51%)、“国家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对自主创新进行战略部署”(45%)等重要事件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对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表示关注或比较关注的达88%,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台湾地区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表示关注或比较关注的学生也分别达82%和86%。
调查显示,学生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稳定,认识判断比较理性,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广大学生非常关注台湾问题,高度拥护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坚决反对“台独”,盼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在座谈、访谈中,广大学生对党和政府一年来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普遍希望“国家统一,祖国强盛”、“国富民强,安居乐业,和谐美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党委副书记武涛说,我国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感趋于理智、冷静。他们现实感增强,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尤其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希望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幸福。而对单纯娱乐休闲方面的信息已不再盲目追逐,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大学生的成长。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生余歌说,现在的大学生非常关心国家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学生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肩负着中国未来的重任,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身在哪里,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随着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为之兴奋和自豪。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我国政府处理中日关系的原则立场保持较高的认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分析和看待中日关系。各高校也深入开展教育引导,采取有效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学生思想总体平稳。调查显示,对于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绝大多数学生态度鲜明,并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复旦大学于海说,“我们在学生中倡导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王昭翮说:“高校要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引导他们将强烈的爱国热情进一步转换成为励精图治、增强国力的坚强意志,进一步转换成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具体行动,自觉把爱国情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