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热点关注 
 新闻动态 
 思政工作 
 通知公告 
 校园文化 
 统战工作 
 普法宣传 
 安工大首页 
 
  思政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思政工作>>正文

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六个必须”原则

2006-10-27 14:51 xcb 

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六个必须”原则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笔谈之三
王国平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六个必须”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六个必须”并非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互相依存、有机统一的整体,涉及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方针、动力、保障条件及领导力量,其中的核心理念和贯穿始终的红线就是科学发展观。概括起来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基和精髓;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深化改革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以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均是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条件和保障。六中全会在理论上形成的新思想、新境界、新要求,主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上,体现在价值理念与社会形态的理性选择上。“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全会第一次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作了科学而深刻的阐述;第一次将和谐社会建设视为既是共产党人的终极追求,也是阶段性发展战略;第一次将党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形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之中。只有从整体和战略的高度去把握“六个必须”原则,才能真正更加全面、更加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六个必须”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牢固树立和全面、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根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是关键。很显然,从核心理念与社会形态选择层面看,尤其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角度来认识,改革、发展、稳定均必须服从于社会和谐;而从改革、发展、稳定自身关系来看,着眼于和谐社会目标的真正实现,则必须从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高度去探索成功之路。为此,必须将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要用改革促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的制约性。这也是28年来我国成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总战略。然而,当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成为改革、发展推进的最大障碍时,稳定压倒一切就成为必然选择。但这毕竟是阶段性的战术问题,一旦恢复常态,就应迅速回归战略状态,通过实施具体的战略举措,使社会和谐真正构筑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上海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按照“六个必须”的原则和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理应走在全国前列。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有整体推进,又要注意重点突破。一是在消除不和谐因素过程中应率先破解难题,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如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应大胆探索,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要形成可操作、能借鉴的方案;加快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运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展示良好形象。二是在主动服务全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包括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参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再分配过程,继续通过“结对子”扶助贫困地区,等等。三是通过加快自身发展,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发挥产业错位优势,使长三角都市群及长江经济带在促进全国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得以体现。(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上一条: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关键 下一条: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和谐社会突出制度建设

关闭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