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国防大学副校长 许志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完成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从“大社会”与“小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同层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从“大社会”着眼,又要从“小社会”着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在实际工作中,从“大社会”着眼,就是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国防军队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之中;从“小社会”着手,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只有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上,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入研究、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从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上,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日报》 (2006-11-24 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