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帼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骨干教师,实物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
教坛新秀引“蹭课”
从教十年,赵帼英注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她先后教授过《大学生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语言》、《.NET平台与C#程序设计》、《操作系统A》、《Linux程序设计》等课程。由于教学方法新颖,课堂丰富有趣而受到学生的喜爱,每年第一轮选课人数爆满,经常出现被其它班级的同学“蹭课”而导致教室坐不下、后面站一排人的场景。因为教学效果良好,曾在2006年院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2014获得“教坛新秀”的称号。
兴趣为师促钻研
由于机器人项目是课外学科竞赛项目,对同学们的管理是一大难题,一切都要靠兴趣引导。她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同学因为漫长的准备期看不到希望而选择了放弃,所以该类比赛组织起来并不容易。怎样才能够让同学们坚持到底,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是她常常在思考的问题。
她首先从同学们兴趣较高的机器人舞蹈开始,让大家觉得“好玩”,有意思,有价值。同学们有了研究的兴趣后,她便鼓励大家去参赛,通过和兄弟院校的交流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激起大家奋起直追的雄心,继而深入学习控制机器人的根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她对学生的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其次就是以身作则。她不是每天都到实验室,但是她每时都关注队员们的动向,给同学们足够自由的空间。酷热难耐的暑假,在高于38度的实验室,一只万用表,一把电烙铁,一片电路板,几只舵机,她开心地坚持着,她的学生没有不坚持的理由。
喜欢逛街的朋友问她枯燥吗?她笑着摇摇头:“不,很有趣!你看灯亮了,毫无生机的器械按你的思路动了……”每一次都可以让她和她的队员们欣喜若狂。她指导的学生的范围也从原先单一的计算机学院发展到机械、数理、电气等多个学院,这一群由兴趣凝聚在一起的同学在她的带动下快乐地奋斗着。
知心姐姐护征程
学生眼中的赵老师是个幽默而又随和的人。平日里,她是同学们的知心姐姐。有一个同学因为思想波动不能正常学习,甚至产生了危险的念头。知道这个情况后,她多次找该同学谈心、疏导,该同学终于长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的苦衷。针对该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她暗暗制定了一套疏导方案,耐心引导和关心。该同学在后续学习中解除了试读警告,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没有降级的情况下顺利毕业,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因对学生的关心呵护而被评为学院优秀班主任。
赛场上,她尽力为参赛同学提供良好的参赛条件。在一场国家级比赛结果出来后,她的学生获了三等奖,这让她和同学们都大感意外,于是严苛的她不顾裁判的不耐烦反复与其沟通。在她的努力下,裁判们重新调看了比赛现场原始记分表,结果发现分值记错了,应该是二等奖。大赛组委会讨论后将本该属于同学们的成绩还给了大家,并表示了歉意。
不让须眉战赛场
近年来,她先后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近十次,指导参赛学生30余人次,先后获得第三届国际仿真机器人奥林匹克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Robcup机器人公开赛二等奖1项;2013年Robcup机器人公开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4年Robcup机器人公开赛三等奖1项;第十四届国家级机器人锦标赛冠军一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她还先后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3项、省校级3项,校级重点一项,这些创新思想很多都来源于比赛过程,这些项目和比赛互相依存,互为补充。
在教学、竞赛和管理学生之外她更积极的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先后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一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并获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校青年基金各一项,结题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对于科研,她和她的团队有个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从她的实验室研制出自己的机器人。这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她说,只要有一分希望,就会做十分的努力,梦想终会有实现的一天。(编辑:张卉 俞超 审核:冷护基 邹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