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陈子亮,2008年考入我校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201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并选择了在母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继续深造。2013年、2014年凭借读研期间优异的学习和科研成绩连续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在很多人眼中,科研工作都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研究生陈子亮却对此情有独钟。他坚持研究的动力源自何处?他在科研路上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身体力行,学思不坠,敢为人先是这位青春洋溢的小伙子学习生活的写照。与许多研究生一样,他日复一日践行着自己的角色:上课、泡实验室、坐图书馆、写论文;因为踏实与专注,又让他的2014年显得与众不同:他两年如一日的科研工作赢得了国内专家学者的认可,在第三届全国氢能博士学术研讨会上,以硕士生的身份在北大、复旦、浙大等50多名博士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次研讨会上设立的唯一也是最高的荣誉——全国氢能博士生最佳报告奖。
获赞“能量哥”
陈子亮是同学们眼中标准的“学霸”:每天6点起床,凌晨1点睡觉,除去吃饭、休息、做一做实验外,一天时间几乎全部用来读书。从本科到硕士,陈子亮就一直重复这种在外人看来精力旺盛的生活,因此同学们也送他一个“能量哥”的绰号。
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能量哥”,陈子亮说,一是因为有兴趣,二是因为有动力,“孔夫子十五而有志于学,而我十八岁才初入大学,基础不如人,资质不如人,因此更要发奋。”陈子亮坦言,刚刚来到安工大读书的时候自己很自卑,同学们读的书自己没读过,身边的学长学姐们在国内国外竞赛中屡获殊荣更是让自己羡慕不已。正是心中有了与别人的“差距”,陈子亮一直是格外上进。“亮子一直很优秀,他大四保研后,本来可以放松睡懒觉的他仍然跟我们考研的同学一起早上6点就起来,有时候甚至起来的比我们还早,弄得我们也不好意思起迟了”,和陈子亮做了四年室友的同学李福星称自己也一直受到陈子亮“能量”的“辐射”,“逼”着自己把研究生给考上了,最后彼此还成了研究生同学。
难题“缠”到底
本科毕业设计期间,陈子亮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导师却告诉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是安排他做一些简单实验,甚至是打扫实验室、清洗器皿等杂活。面对这些枯燥的工作,他毫无怨言地去完成,坚持从小事做起,这种执着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进入研究生阶段,有时遇到反应时间较长的实验,他经常放弃休息;有的时候实验耗时太长,就把实验室的两把椅子一并将就睡下,他笑称这是他的专属“床位”;有时候实验做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难题,实验无法继续下去,他往往一连失眠几天。“遇到难题,我经常会请教全国很多高校的相关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意见逐一汇总,庆幸的是最终将难题解决掉了,顺利地完成课题”,陈子亮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然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谢上川同学看来,陈子亮的收获都是来自踏实和专注,“看亮子做实验你不仅能看到实验数据,还能看到他面对难题时的那种‘纠缠到底’的‘能量’。”
静心做“修行”
随着研究的深入,陈子亮的不少实用新型发明获得了专利授权,科研成果也逐渐见诸于较为著名的学术期刊。陈子亮并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同学们的“膜拜”,他反而认为发几篇文章算不得“学霸”,从事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发文章,而是要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陈子亮在2014级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中代表学长对新生说到:“全国有一百多万名研究生,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与985高校的研究生相比,差距还是有的,歧视也是存在的。但是只要我们比他们努力八倍十倍,他们能解决的事,我们同样也能解决得好甚至做得比他们更好。”从某种角度说,作为一名非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陈子亮的这番话道出了来自于这个群体的身份“痛点”,更是道出大家内心澎湃的动力。“做好一件事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只要你愿意狠狠的逼自己一把,就可以为人生赢得一份尊重、一份认可”,明年就硕士毕业的陈子亮正在为考博做准备,他说自己从上大学开始就做好了自己的规划,那就是走科研这条路,在这条路上,陈子亮还常提醒自己“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追梦人正在路上。 (撰稿:黄敏 责任编辑:汪盛颜 审核:张志红 邹珏)